近日,江西俞女士反映,其父亲于2020年8月去世后,为了留个念想,她每月给父亲的手机号缴费,但日前发现号码被中国电信无故关停,每月却仍扣除最低消费。客服表示,停机是因为60天以上未通话,再次开通需要对手机卡进行公证或者人脸识别。(6月30日澎湃新闻)
保留已故父亲的手机号做个念想,俞女士的做法可以说是人之常情。然而她正常缴费的手机号,却因为两个月以上未通话被突然停机,让她失去了念想不说,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续缴存话费。对此,不仅俞女士感到不满,许多网友也都表示不解。好端端的手机号说停就停,运营商到底凭什么?
其实,综观相关法律法规,无论国家级的还是地方性的,均未有“手机号多长时间未通话就停机”的规定,因为明显不合理。用户和运营商是合约关系,只要用户按时缴费,不违反法律法规,运营商就有义务保障用户号码正常使用,以“60天未通话可能存在风险”为由停机,往小了说是缺少契约精神,往大了说,恐怕也是一种“有权任性”。
据电信客服人员回应,60天以上未通话的手机号码被“沉默停机”,是依据江西省通信管理局与公安厅联合印发的《江西省涉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电话管理意见(试行)》,目的是整治电信诈骗。但让人疑惑的是,从公开渠道查询该意见条例全文,并未发现“60天以上未接打电话就停机”的规定。当地电信运营商以此作为停机依据,是对该意见理解有误,还是无中生有?恐怕应该有一个说法。
诚然,出于对电信诈骗的警觉,运营商担心长期未通话的手机号存在安全隐患可以理解。但即使是有风险需要停机,运营商也应该提前通知用户说明情况。一边默默停机,一边偷偷扣除套餐费用,既缺少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,也有暗箱操作的嫌疑。
一次停机,折射出个别运营商的“有权任性”,这不仅关系到俞女士个人权益,也事关广大用户。接打电话早已不是手机的唯一功能,即使是普通用户,60天不接打电话也并非奇怪现象。运营商理应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合约的基础上,多从用户角度出发,充分保障用户权益,避免自作主张,给用户造成损失和不必要的麻烦。
而除此之外,停机后再次开通手机号的繁琐过程也值得商榷。按照电信客服人员的说法,再次开通需要俞女士进行公证或号主本人进行人脸识别。从运营商的角度看,这一要求的确具有一定合理性,因为无法判断申请人是否是逝者唯一继承人。但从用户角度出发,运营商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,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,解决用户实际困难。这样的人性化处理在以往并非没有先例,更不用说,停机的结果本就是运营商不合理操作造成的。